以前最喜歡聽人講 騙人讀博士的很多人 喜歡說 博士上限高 啥職場天花板
這種說法 就是給你兩個選擇 你只看上限 只看upper bound 如果是這樣應該去買樂透
後來年輕人聰明了 開始看期望值 看平均 中位數 然後政府說 博士中位數 平均薪資都比找到碩士高
後來連var都不敢看了 開始看下限 問說兩個選擇 哪個會輸最少
從想贏 到不要輸太難看
有人問我為啥回台灣 最近又被問 我說 因為我選下限高的
選島 我最糟糕 還是住家裡爸爸媽媽愛 lowerbound 就是到處晃 到處玩 到處拍
選美國 lower bound可能是 流浪 沒爸媽愛 沒家裡住 下限不可控
我15年前 考基測時候 想的上限 我現在想的 就是下限
做選擇 最好整個分布都看看 不要整天想往上爬 想想你沒爬成功會怎樣 沒發光會怎樣 沒起飛會怎樣 不要整天想贏
summary:
選擇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最好的方式是綜合考慮整個選項的分佈。我們不應該只一味追求往上爬升,而應該思考一下如果我們未能成功,未能發光發熱,或者未能起飛,我們又該如何應對。讓我們不要一味追求勝利,而是要時常思考一下我們在不勝的情況下會怎麼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