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February 15, 2025

要不一樣 要夠多愛

這個很像讀書 就是讀書
要一直付出 一直付出
就像古人鑄劍
付出10年苦 還是廢鐵 火很旺 用命在燒
最後在美國到死掉 說 好 我留台北爸爸媽媽
其他全部燒給你 什麼未來 什麼工作 什麼老婆小孩的可能 各種人生可能 各種全部都丟進去
只差命沒進去 沒跳進去爐子。幾乎全部投入 制約與誓約
最後竟然還好神劍練成了 讀書發光

要對她足夠好 要不一樣
就夢夢說的 要夠多愛才能養的活

可是我人生只有一次 我已經沒東西給了
劍不能練兩把
比不上他 他是老天愛的人

Monday, February 3, 2025

量子 PCP 猜想

 物理學家會說,給定一個哈密頓量 

HH 和溫度 TT,系統的狀態可以由統計力學公式描述:

state=eβHZ\text{state} = \frac{e^{-\beta H}}{Z}

然而,在強關聯電子系統中,這樣的描述並不適用。例如,量子霍爾效應(FQHE)、Majorana 負子、拓撲序(topological order)等現象都無法用 Fermi 液體理論解釋。

這些現象帶來了一個重大問題:這類奇異的物理行為是否僅存在於低溫環境?還是可能在常溫下也觀察到?這個問題甚至可以被重新表述為「量子 PCP 猜想」,就像經典 PCP(Probabilistically Checkable Proofs)猜想在計算理論中的角色一樣。表面上,兩者看似無關,但其實可能有深層聯繫。

我想把這些奇特的知識開成兩門課,可惜上學期修課人數為零……估計最多也就三個人報名。這些東西一旦開始研究,就會陷入無窮無盡的探索,人生可能就此埋沒。

凝聚態物理的終極目標是統一所有材料與所有物態,但對人類社會來說,真正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大概只有半導體產業。現實中,99.999% 的材料行為都可以用 Fermi 液體理論來描述,但那 0.00001% 需要龐大的數學工具,比如範疇論(category theory)、拓撲量子場論(TQFT)、Atiyah、Witten 等的理論來解釋。

理學院的研究環境可謂「九死一生」。高涌泉教授曾說,量子電動力學(QED)可以解釋物理學中 99.9999% 的光電作用,但宇宙中仍有 90% 的成分是我們完全未知的,就像一片黑暗大陸。

普通人只需學一點「念能力」來保護自己(比喻基礎科學知識能讓人在社會中立足),而園區工作者則可以用這些技能在科技業生存。然而,若選擇踏入黑暗大陸(探索未知物理),那將是步入險境,充滿未知與風險。